首页

搜索 繁体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6(1 / 4)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说详细点。”

刘穆之笑道:“因为这次跟上次不一样,秦军的数量比上次多了好几倍,光靠在兖州一带的存粮,是不足以支持这样的大战役的,他们的粮,一定会通过邗沟,从北方运过来,所以争夺的焦点,不在广陵,而在寿春这个水路汇集的要冲所在。”

“除此之外,苻坚这回如果主攻两淮,他一定也会调最精锐的部队前来的,现在秦国的最精锐部队,除了关中新征发的氐族贵族子弟外,就是大将梁成在襄阳的五万精锐步骑了。”

刘裕笑道:“这五万精锐,是秦军长期驻扎在洛阳,镇守中原,防备荆州军马北上的精锐部队,也是氐族人的主力,多个氐人有力部族,都被征发从军。上次秦军围攻襄阳,久攻不克,即使是慕容垂的鲜卑人攻下了外城后,也无法拿下内城。最后还是梁成出马,带了这五万精锐,才一鼓破城,这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你是说,苻坚会让这五万军队,加入到寿春战场?”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不仅这五万军队精锐,而且他们已经在襄阳打过,对于水网纵横的地区作战,有自己的经验,从襄阳出发,经汉东四郡,可以直接加入淮南战场,而且水路行军,可以大大加快速度,也方便运粮。”

刘裕摇了摇头:“那他们为什么不南下攻打江陵,而是要去寿秦呢?如果江陵那里得到突破,岂不是更好?”

刘穆之笑道:“桓家又不是吃干饭的,上次襄阳陷落后,梁成和慕容垂都无法更进一步,这次也是一样。再说江陵是荆州桓家的老巢所在,绝不可能放弃,要攻江陵,难度可比打寿春大上许多,我料苻坚必然会在荆州一带对峙,而把突破的方向放在寿春,一旦拿下寿春,则江淮与荆州两个战场就可以彻底打通,两边可以通过水路方便地互相支援了。”

刘裕笑道:“这么说来,寿春是重中之重,要守住寿春,才能拖疲,拖累秦军,要让寿春守住三个月以上,这还得是面临梁成和苻融两路大军的夹击,是这样的吗?”

刘穆之肃然道:“是的,寿春的防守,一定要加强,但是不能用北府军去守,而是要出动京城的宿卫兵马,甚至是豫州的西府兵,死守住寿春,为北府兵争取三个月的时间。”

刘裕勾了勾嘴角:“三个月后,需要我们出动到寿春,跟秦军决战?可是万一寿春提前陷落,怎么办?”

刘穆之微微一笑:“也许,你才是最适合去寿春守城的人,寄奴,你信不信玄帅会让你去呢?”

谢相妙语解纷争

会稽,始宁山居。

山居后院,正好是一处断崖之处,谢安一身青衫,站在这里,西面的山风拂来,带起几分尘埃,落在他那一尘不染的青衫之上,让这翠绿的绸衣,也多出了几许杂色,谢安的嘴角轻轻地勾了勾,伸出那洁白的大手,轻拂去衣襟之上的几抹尘泥,淡然道:“买德(恒冲的小字)尘污我。”

谢道韫微微一笑:“大人还是在为了桓冲今天的提议而烦心吗?那三千援军,这会儿只怕已经到了建康了吧。”

谢安没有说话,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没回头,轻轻地说道:“幼度,王恭送走了吗?”

谢玄点了点头:“已经下山了,这回侄儿擅作主张,带了阿宁一起过来,扰了相公大人的清静,还请原谅。”

谢安摇了摇头:“你的做法没错,我知道你带王恭来是有两个原因,一是你自己心里没数,不知道如何面对我,想着找他来撑个场面。第二嘛,你也希望王恭能回去向建康的各大世家传递我们谢家对于此役的态度,尤其是是战是和,由他们家出面,先作通各家的工作,比我们直接出面宣布要好。”

谢玄的脸色微红:“侄儿的这点想法,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大人?当着王恭的面还不敢说透,但听大人这样说,是坚决主战了?”

谢安点了点头:“这回苻坚起倾国之兵,是要灭我大晋的,除非我们投降,灭国,不然没有谈的余地,所以此路不通,唯一能想的,就是怎么打赢了。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你和王恭来的同时,桓冲派了三千援军,已至历阳,声称要入京师宿卫,助守。”

谢玄恨恨地说道:“他们这是没安好心,想学王敦,苏峻,在这时候趁机控制京城,掌握朝政。”

谢安摇了摇头:“不,现在大敌当前,桓家自己也面对着几十万秦军,是做不了这种直接控制京师的事的,这回他们只派三千人马来,是要做个姿态,表明荆州仍然忠于大晋朝廷,同气连枝,必要的时候,就好开口跟我要粮要援军,或者是万一抵挡不住,也可以退往建康。”

谢道韫微微一笑:“除此之外,大概也想向其他世家显示,大晋不止是有我们谢家,也有他们桓家呢,这战如果战胜,也可以在战后结好其他的家族,为他们家争取更多的利益。”

谢安点了点头:“道韫说的很对。所以不管他们是为了求名还是求实,这三千兵马进建康,都是对桓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反过来说,就是对我们谢家,对国家没什么好处。因此,这支援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